时间:2022-10-07 04:39:51 | 浏览:369
邢臺具有3500年悠久建城史和灿烂文明,是先商之源、殷商古都、邢侯之国,邢臺是河北省历史上第一座“城市”,历经五朝古都,商朝国都(约130多年),邢国国都(426年),赵国国都(30年),常山国(赵国)国都(10年),后赵国都(18年),邢臺为帝都600余年,可谓龙脉兴旺,不仅是河北省的城市中做过国都历史最久的城市,而且从这片沃土上还走出了许多著名的邢台籍皇帝,如郭威、柴荣、孟知祥、孟昶、李渊、李世民等。底蕴深厚的邢襄文化中悠久灿烂的古都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邢臺第一次为都是商王祖乙迁都于邢。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夏的第二个奴隶制王朝,盛时东达黄海,西至青海,南到洞庭湖,北达渤海。邢臺是伴随着商王“祖乙迁于邢”(《史记·殷本纪》)而载入史册的。
祖乙,中国商朝第十四任国王,商王河亶甲子,河亶甲病死后继位,商祖乙九年(约前1438年),迁都于邢(今河北省邢臺市)。
祖乙是有为君主,迁邢后命彭伯、韦伯为王,任命巫贤治国,教民耕稼,商朝迅速强大。他几次出兵平服了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了东南方的夷族对商的威胁,国运再度中兴。邢臺经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至南庚迁奄(约前1302年),约为商都136年;
此外,邢臺广宗的沙丘宫曾是纣王扩建的商国的“陪都”,沙丘苑台最初建于何年不可考,前1075年纣王即位后,开始扩建沙丘宫,纣王在位的29年间,曾大规模扩建并多次来此酒池肉林、长夜痛饮。
西周之邢国是周成王所封的周公第四子姬苴的封国,在今河北省邢臺市。疆域大致西到太行山,北至今元氏一代,东至今聊城一带,南至今邯郸一带。商代,殷墟北面已有邢国,即商王祖乙所迁都之处,也是拱卫商都北大门的战略要地。周初邢地是戎狄频繁活动的地区,邢国肩负着阻止戎人东出太行,骚扰周疆的重任,同时可联络齐、卫,并与北方燕国遥相呼应。周天子特许邢侯有“朕臣天子,用典王令“的代行王命的特权和按天子礼制建城。
邢国自建国开始,与河北中部的戎狄长期征战,金文中多次记载了“邢侯搏戎”的战争,直到春秋之初,邢国国力仍很强大,邢侯还曾大破北戎。前662年"狄伐邢"。此时,狄人所建的中山国已经十分强大,这次伐邢导致邢国的失败,《春秋·喜公元年》载:“夏六月,邢迁于夷仪(今邢臺浆水)”。邢侯求救于齐桓公,前659年在齐、宋、曹联军的支持下,齐桓公帮助邢侯复国,邢国迁都到了今邢臺浆水。但邢国国势已经衰落,到前634年左右邢国终于被同姓的卫国所灭。
邢国以周成王四年(前1060年)封建,至前634年被卫国所灭,邢台作为邢国国都约长达426年之久。
3.1 赵襄子故都
战国时期,赵氏立国自赵简子起已经初具轮廓,赵襄子元年(公元前457年),赵襄子即位,随即发兵灭代,赵襄子四年,智伯勾结韩魏围困赵襄子于晋阳,危急之际,襄子反而私下联合韩魏灭掉智氏,形成三家分晋局面。分晋后,赵襄子选择了向北向东发展的战略,逐渐占有了山西中北部、河北中部、西南部和内蒙一部分地区,开始窥视齐燕。此时偏处山西的晋阳作为赵国统治与扩张中心,地理条件已显不足,由于赵襄子做世子时经营邢台多年,使邢臺有了个较好的经济基础,而赵国在吞并了邯郸、柏人(今邢臺隆尧)之后,使邢台成为四战之国,地理优势更加明显,加上赵简子、赵襄子曾两次被困晋阳,余悸、余恨未消,襄子乃认为晋阳绝非久都之地,于是在约赵襄子六年(前451年)赵襄子正式自晋阳迁都于邢臺。赵襄子自前457年至前425年在位,计33年,赵襄子死后,其子赵浣即位为赵献侯,赵襄子之弟赵桓子与赵献侯夺位,自立于代,约前423年,赵献侯被迫迁都中牟,邢臺作为赵国都城,基本是赵襄子在位时期,约近三十年左右,后世项羽便因襄子都邢之故,而把邢臺更名为襄国。
3.2 赵国信都
邢臺第二次作为赵国的国都是在赵成侯时期。
赵成侯四年(公元前372年),赵成侯在邢地高筑檀台,建信宫,为赵别都,以朝诸侯,故曰信都。赵成侯二十一年(公元前354年)魏国10万大军包围邯郸,二十二年(公元前353年)拔邯郸,赵成侯北走信都,君臣子民同仇敌忾,依靠漳水之固,太行之险,坚持抗战3年多,齐国以围魏救赵的方法救赵,迫使魏国在公元前351年与赵国签订"漳水之盟",惠王与赵成侯会于漳水,结谛盟约以和,魏国军队撤出邯郸,赵国不割让土地而收复都城,邯郸被攻克而赵不亡,是因为赵成侯将国都在危难之际迁到信都(邢臺),此为“信都”之功,也显示了自西周开始的两都制的优势,此期间邢臺为赵国支撑危局的首都达三年之久,自此,信都(邢臺)作为赵国的另一个都城一直延续的赵亡。
晋大兴二年(319年)石勒自称大单于、赵王,定都襄国(今河北邢臺),史称后赵。统治地区包括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以及江苏、安徽、甘肃、辽宁部分地区。
襄国(今邢臺),后赵古都。319年后赵石勒都此。335年石虎迁都邺。349年冉闵灭石氏,350年石虎子祗复称帝于襄国,352年为冉闵所破。襄国为后赵国都共十八年,历石勒、石弘、石虎、石祗等帝,冉闵灭后赵时,刘显也曾在襄国称帝。
羯族人石勒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312年七月,石勒在中丘(今邢臺内邱)人张宾的建议下,进据襄国,333年,石勒死,石勒在襄国二十余年。几年中,他消灭北方割据势力,灭前赵,统一北方。后赵“境土所居”,同于魏世“(《十六回春秋》)。大致同三国曹魏相当,占有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五省全部和辽宁、内蒙、宁夏、甘肃、湖北、安徽、江苏之局部。当时襄国是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后赵留下大量遗迹:后赵高僧佛图澄曾开发达活泉、龙冈(今营头冈)。《晋书》、《顺德府志》、《十六国春秋》、《高僧传》及达活泉公园《重建广源庙记碑》均有记载;内邱县铁顶墓村有后赵相张宾墓;南和张相村(张宾封地)也有张宾墓;内邱有李阳村及李阳河,皆与后赵将领李阳有关。
后赵疆域图
河北共产党员网邢台讯(记者毕立峰 通讯员车荣光)邢台市桥东区隶属老城区,辖区面积1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万,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辖1乡2镇1办5个街道,有农村、社区党组织132个。今年以来,该区围绕“创新城市基层党建,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1、尧禅让舜皇甫谧《帝王世纪》云“柏人城,尧之都也”。《城冢记》、《大明一统志》皆云:“柏仁(人)城,尧封唐侯所都之地”,柏人城即今邢台隆尧县,这一带是尧禅让舜的地方,《尚书·舜典》云:“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唐山县志》所记“大麓弗迷
今天,诉说诉说邢台的前世今生。(建国后……)1954年(解放初期),邢台是一个人口不足3万,面积仅仅2.6平方公里的小镇。仅有一座小型发电厂和几家手工业作坊,工业基础薄弱,市区道路狭窄,房屋低矮破旧,居住条件很差,自来水、环卫设施、公共交通
#我是大美河北推荐官##头条带你乐享河北#邢台市信都区白岸乡白岸村雪后美景。王青 摄邢台市信都区路罗镇英谈村雪后美景。行者马健 摄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前南峪村雪后美景。郭成辉 摄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山场雪后美景。郭成辉 摄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水门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王燕兵)近日,河北新闻网网友通过“阳光理政”平台反映“河北邢台信都区紫晶悦城四区迟迟不复工 开发商一拖再拖”的问题。河北邢台信都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通过“阳光理政”平台做出回复表示,目前该工程已逐步复工,预计5月15日左右全
关于任泽区新增本土1例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的通告2022年5月6日0-24时,我区新增本土1例无症状感染者。为切实保障广大群众健康安全,现将行程轨迹公布。无症状感染者48:系任泽区骆庄乡东望村人4月20日-25日,居家未外出。4月26日,去
为切实加强平安校园建设,进一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邢台任泽区公安局指挥中心运用互联网+教育手段,充分推广110APP平台,让新的报警方式走进千家万户。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110的新功能、新政策,任泽区公安局指挥中心针对教育系统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4月19日,河北邢台市南和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告称,4月19日,发现1名初筛阳性感染者,为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将其行程轨迹公布如下:4月4日至8日在邢东新区旭阳学府工地施工,其间
邢台南和区,别称和阳、嘉禾城、纱帽城,为邢台市四个市辖区之一,介于东经东经114°36′—114°52′,北纬36°55′—37°06′之间,地处华北平原南部,总面积405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南和区下辖5镇3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王文静)自2021年6月起,为充分发挥村(社区)自治职能,激发村民参与活力,邢台市南和区探索推出“微信群+网格化”相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乡镇书记、乡镇长、片长、包村干部、村支部书记全部进入村级微信群,担负起宣传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