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04:32:37 | 浏览:271
来源:邢台日报-邢台网
创新方式提高招商精准度、构建高效项目推进机制、精细服务助推项目提质增效——
“项目建设年”,襄都区这么干!
本报记者 郭文静 通讯员 王志贤 王宏雁
襄都区以项目建设为主题主线,将今年确定为“项目建设年”。该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企业为本”理念,举全区之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不断创新项目招引、推进、服务机制,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区情实际的高质量赶超发展新路径。
创新方式提高招商精准度
完善招商体系、科学谋划项目、丰富招商举措……襄都区立足区情实际打出一套项目招引“组合拳”,推动招商选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据悉,该区继续完善“1+3+9+N”网格化招商体系,其中,“1”即设立1个招商引资办公室,负责统筹全区招商选资工作;“3”即设立北京、上海、深圳3个驻外招商办事处,负责搜集招商信息和驻点招商;“9”即由8个乡镇办和1个旭阳经济开发区分别负责本辖区和园区招商;“N”即多个区直部门分领域招商,众多企业和平台以商招商。
科学谋划、精准对接是提高项目招引成效的重要手段。该区紧盯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导向,结合襄都区发展规划和产业基础,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聚焦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科学做好项目谋划。并建立完善项目需求和招商选资信息库,促进招商需求和企业投资意向精准对接,确保招商选资更加高效。
同时,多措并举丰富招商举措,制定出台《襄都区重大项目引进优惠政策》,编制《襄都区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政策手册》,主动为有投资意向的企业送政策上门。为进一步拓展招商选资渠道,还综合运用社会化、市场化手段创新招商方式,积极开展中介代理招商、民间商会招商、网络云平台招商,有效提升招商选资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构建高效项目推进机制
项目建设“落地生花”才能集聚起发展后劲。为助推项目建设尽早投产达产,襄都区在优化项目调度机制、强化要素资源保障等方面做足文章,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该区常态化实施区党政主要领导“例会调度+现场调研”机制以及区领导、区直部门、乡镇(街道)“1+1+1”包联机制,对谋划实施、重点推进的78个项目,按照“五要件”工作法定领导、定举措、定工期、定标准、定奖惩,全部分包到位、责任到人,紧盯问题抓落实,把责任和压力传导到位。组织规划、土储、住建等部门组成专班,集中力量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规划、手续办理等“卡脖子”问题,力促开工项目建设“全速跑”。
围绕“要素跟着项目走”,该区妥善处理项目建设与土地瓶颈的关系,将土地资源优先用于保障省、市重点项目。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通过招商盘活、收购重组、差别化政策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抢抓政策机遇,加大债券资金争取力度,充分发挥专项债引导作用,助力产业园区提质增效。还加快打造政银企对接平台,拓宽融资渠道,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开展“六比一看”活动,进一步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着力抓作风、比服务、赛成效,全方位推进高质量赶超发展。其中,“六比”即比项目开竣工、比项目招引、比标准地出让、比新增“四上”企业、比城市经济新业态引进、比营商环境;“一看”即看高质量赶超发展绩效。
精细服务助推项目提质增效
“项目施工许可问题解决了,我们可以全力以赴准备开工事宜了。”华兴电器设备公司负责人高现峰高兴地说。原来,该公司年产2.5万台高低压电器设备项目在办理施工许可证时遇到困难,旭阳经济开发区领导在走访时了解到该情况后,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了问题。
据悉,为推动襄都区“项目建设年”活动提质增效,今年以来,该区开展“项目建设年”大走访活动,集中利用3个月时间,在全区开展覆盖所有企事业单位的大走访活动,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规划、科技创新以及转型升级需求,整合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帮助企业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帮扶助推企业做大做强。截至目前,共走访企业419家,摸排需协调解决环保施工、资金短缺、土地规划等问题185个,已解决问题56个。
大走访活动是该区服务项目建设的举措之一。此外,该区还定期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与企业家座谈,听取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清单台账,逐一盯办销号,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还积极推动投资承诺制,精简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建立重点项目跟踪帮办机制,切实提升项目落地速度。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改革,拓展“两不见面”改革成果,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落实信用信息“双公示”制度,推动形成诚信守法、文明经营、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
过硬作风构筑项目建设坚实保障
如何强化作风建设进而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呢?全区大力弘扬“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拓荒牛精神,以思想上的破冰带动行动上的突围,坚决做到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在干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干中破解难题、闯关夺隘,在全区形成“狠抓落实、大干实事、奋发进取、争创一流”的良好局面。贯彻落实《襄都区作风规矩建设“十必须、十杜绝”》,把作风建设贯穿项目建设年全过程,一手抓项目、一手抓作风,着力整治“骄”“散”“俗”“懒”“软”“慢”“怕”“庸”等八个方面的问题,以务实担当的作风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牢固树立其他工作再忙也不能影响招商选资上项目、其他工作再好也不能代替招商选资上项目的“两个不能”导向,进一步传递压力、激发活力,推动广大干部把精力用到抓项目促发展上。坚持“以实绩论英雄”“以项目论英雄”,建立完善项目,建设考核机制,细化量化考核标准,对各责任单位任务完成情况半月一要账、一排名、一通报,每个季度召开一次乡镇(街道)擂台赛,评出优劣,交流经验,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本文来自【邢台日报-邢台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连日来,为抢回被疫情耽误的时间,荔湾区接续年初经济社会建设“开门红”的劲头,迅速投入到推动复工复产、城市更新、产业平台落地、生态环境治理、公共服务提质中。在刚刚过去的1个多月,广州荔湾区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
涪城:实施“三千工程” 建设“四个强区” 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指出,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须把握“四个发展定位”、聚焦“四个主攻方向”、深入实施“八大行动”。围绕全会精神,涪城区提出要通过实施“三千工程
向人民报告特别策划《向人民报告》:温州鹿城区委书记姜景峰说,鹿城将继续推进“大建大美”蓝图建设,以改革促发展,争当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排头兵。 鹿城区委书记姜景峰说,今年上半年,鹿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高于温州全市0.3个百分点、全省1
3月3日上午,南湖区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在浙江博方嘉芯集成电路科技有限公司氮化镓射频及功率器件项目现场举行主会场开工仪式。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占地111.35亩。氮化镓属于第三代高大禁带宽度的半导体材料,能够广泛运用于5G通讯基站
平报融媒记者 闫增旗“项目建设上有问题现在尽管说,我们就是来现场办公的。”1月11日,在石龙区针对1月份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进行的现场观摩督导中,石龙区委、常务副区长李刚在文体中心项目施工现场仔细询问项目负责人工程建设情况。当天上午,石龙区
红旗区法治宣传现场红旗区专职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矛盾纠纷□韩珍珍 李孟珊 文 新乡市红旗区政府供图红旗之红,在于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清新的时代风尚,新乡红旗人民谦和善良、诚实厚道的优良传统,使每个踏上这片土地的人都能感受到欣欣向荣的生机和宾至如归的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宋明增)清丰县委副书记、县长赵丹主持召开清丰县2022年省市重点暨“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推进会,听取2022年省市重点暨“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总体进展情况,前四期“签约一批”项目进展情况及第五期谋划情况汇报,并就下一步工
记者从芜湖市湾沚区投促中心获悉,日前该区总投资100.88亿元的16个重点项目完成签约,项目涵盖航空航天、健康生活家电、智能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文化教育及绿色食品等领域,项目引领性、创新性和成长性突出。今年以来,湾沚区更加突出主导特色产业和
5月8日,承德市长王亚军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就城建项目实施及谋划情况进行安排部署。王亚军指出,城建项目代表着承德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事关民生福祉和高质量发展。要立足承德实际,紧扣“三区两城”发展定位,以更高站位抓好城市发展,做到高标准规划
聚焦建设“四宜”上党蹚出转型发展新路——访上党区委书记张驰“上党区作为长治‘一城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紧紧围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聚焦建设‘四宜’上党,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狠抓落实。”日前,上党区委书记张驰接受记者专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