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6 14:48:06 | 浏览:380
任泽区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推动乡村振兴
三联一融:解疙瘩 兴产业 美村庄
“三联一融”即农民农业农村联动布局、生活生态生产联动发展、县级乡级村级联动发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建设
日前,调解员张庆兰(右二)、赵喜申(右三)在为村民进行调解。 通讯员宋杰摄
秉承家事纠纷“孝为先”、民事纠纷“和为善”、商事纠纷“信为本”的理念,邢台市任泽区通过遍布各村的人民调解员,有力有效化解基层矛盾,连续多年信访工作考核被评为优等。2020年,作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任泽区结合当地“和合文化”发祥地等人文优势,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三联一融”(农民农业农村联动布局、生活生态生产联动发展、县级乡级村级联动发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建设)模式,发动社会力量共画“同心圆”,蹚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之路。
“五老”民调员,矛盾化解在一线
“我们俩每年都要调解四五十起矛盾纠纷。”家住郭村的张庆兰老人是一位退休教师,德高望重,家家户户都有他的学生,是村里有名的“热心肠”。他与从小一起长大的赵喜申老人搭档担当“和事佬”,因二老还是儿女亲家,被村民称为“喜庆组合”。
夫妻吵架、妯娌不和、儿女不孝、邻里矛盾、宅基争执是村里常见的纠纷。
张庆兰说,谁家一有纠纷,他俩就结伴而去,生怕去晚了出大事。他们掌握的原则是不着急、不计较、不逃避,及时“泼水降温”。
有一年,两户村民因盖房吵架。“一家说房檐瓦口安得不合理,下雨时水会冲到自家墙上;另一家则说不碍事,非得安,双方越吵越凶,在房顶动了手。”张庆兰回忆,他和老赵闻讯后,不顾年迈上房拉架。一个年轻人失去理智,拦腰就把他甩到一边,差点儿没从房上摔下来。他忍着剧痛,一声断喝,才把双方镇住。接下来,两位老人再三讲解“冤家宜解不宜结,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最终两家化干戈为玉帛。
借民力,解民忧,把“法言法语”变成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言土语”。像张庆兰这样的民调员,任泽区共有759人,他们均系“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长辈、小老板)身份,成为维护基层稳定的“压舱石”,实现矛盾纠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
任泽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赵金朝总结说,“五老”民调员有四大优势:政治优势,责任心强,立场坚定;经验优势,阅历丰富;威望优势,群众基础深厚,公信力强;亲情优势,在村里辈分高,受人尊重。
2019年,任泽区创造性地在全市率先开展“零访乡村”创建活动,一经上榜,将给予数额不等的经费奖励。经过初审、复审等考核环节,目前已有115个行政村被表彰。
“和为贵,合则美”,任泽区将民调工作同弘扬“和合文化”有机融合,打造了覆盖195个行政村的特色品牌调解室——和合说事工作室,引领乡村文明新气象,“三联一融”社会治理模式初步形成。
“三联一融”,特色产业风生水起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要求。”任泽区委书记李海林认为,只有党群共治,把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有力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不占资源优势,没特色产业……曾经的赵村,一度找不到发展出路。近年来,任泽区大力发展储备林扶贫项目,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武计东说:“经过和村民代表协商,决定将700亩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抓住时机,集中力量发展林下经济。”
如今,赵村村民在收入土地流转金的同时,推行“林药间作”“林菌间作”,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不出村就能挣到钱。
村民黄月香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已脱贫:流转土地3亩,每年3600元,储备林扶贫分红1200元,闲时在药材基地打工,每天能挣五六十元。产业兴,村风正,赵村现已建好6个游园、广场,还成立了象棋协会、书画协会,村民幸福指数节节高。
“双蓬头,和合地,村风美,民心聚;建设好,新农村,本条约,需牢记;爱国家,爱集体,跟党走,志不移。”这是任泽区双蓬头村村规民约中的一段。
在任泽区率先实行党员大会制度和群众议事制度的双蓬头村,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要征求和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实行民主决策。村里进行农田基础建设、村街道路、留垒河大桥改建等过程中,村民自发出工出力,参与自治事务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以“千斤粮、万元钱”为目标,任泽区鼓励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品牌农业。任泽区委政法委负责人表示,社会治理要让群众进入核心圈中来,有“难”党支部先“闯”,有“苦”党员干部先“吃”,只有让群众顺心意、得实惠,才能实现多元治理、共建共享。
按照“同业联合、同域联合、同链联合”的“三联一融”思路,任泽区推动打造粮食、蔬菜、林果、农机等多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目前,已培育国家级示范社5家、省级示范社3家、市级示范社11家,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9个,培养家庭农场200余家。
乡村振兴指导员,助力乡村治理谋发展
在乡村治理试点体系建设“三联一融”的基础上,任泽区同步推动平安乡村、法治乡村、文明乡村、美丽乡村、经济强村创建,并以现代科技为支撑,整合城管、水务、环保、卫健等部门数据资源,提高治理精细化水平。
骆家庄村村北的百翁园,如今已成为村民最常去的公共活动场所。谁能想到,这里原来是一片撂荒地,垃圾堆积,污水汇聚,大风一吹,尘土乱飞。
骆家庄村的变化是任泽区“家园革命”的缩影。包联该村的乡村振兴指导员韩瑞说,村里实施“家园革命”,推进以垃圾清理、村庄绿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有效改善人居环境。
按照“院美、室美、厨厕美、人美、村庄美”的“五美”标准,任泽区开展“美丽庭院”评选,已创建美丽庭院25874户,精品庭院6540余户。
法治文化一条街、法治广场、法治游园、法治大院等逐渐成为群众学法、知法、懂法的重要场地。如今,这些“接地气”的普法宣传阵地在任泽区遍地开花。目前,全区已经打造了80个法治文化村、6条法治一条街、20多个法治游园和广场,在美化乡村环境的同时发挥了良好的普法作用。
2019年以来,任泽区探索推行“进村有承诺、干事有手册、指导有标准、年度有考核、离村有评测”的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27名县级领导干部和70名县直单位“一把手”包联80个重点村,发挥政治、组织、信息、人脉等优势,指导村庄定规划,引领村庄优环境,推动村庄保稳定,助力村庄谋发展。
目前,任泽区组织乡村振兴指导员与乡村两级干部,携手开展“堡垒示范、先锋引领、能力提升、人才支撑、帮扶助力、评比激励”六大行动,转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16个,消灭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10个。(河北日报记者邢云)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定海发布“红蓝榜”,立项14个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出台多项举措 增厚村级“家底”“街道两个村最近盘活资源,把村里的码头、仓库租给了客商,实现了集体资产增值。”近日,小沙街道增辉村、毛峙村因为上半年集体经济发展出色,上
三门峡湖滨区高庙乡穴子仓村窑洞民宿。孙猛 摄 春日里,三门峡沿黄生态廊道宛如一条飘带,串联起万千美景,也唤起更多美好希望。 滚滚黄河,蜿蜒流经三门峡市206公里。去年以来,三门峡市提出,以紧临黄河干流沿岸90个行政村为主,连线成片,建设
映象网信阳讯(记者 吴彦飞)今年以来,信阳市平桥区以实施乡村振兴为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目标,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
这个十一,很多老乡都得想着出门逛,在乡村的在忙着收稻。十一假期第三天固始乡村秋收已经基本上结束了,这种乡村生活,年轻一辈是无法理解也没法体验了。秋收后的方集镇驻马村和沙河村再往南就是二道河了今天拍的大景,应该可以看到你家今天气温最高达37℃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近年来,安庆市宜秀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和代表作用,逐渐从“会议室”走向“田间地头”,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路上的人大实践。履职最前沿。实地走访、现场查看、面对面提问,最能发现问
巍巍下骆山,滚滚汲河水。他披星戴月,风雨无阻,往返于叶集区姚李镇南部漫山红村的乡间小道。上门看病、义务宣传卫生健康知识……不是在坐诊,就是在出诊的路上。30多年来,村容村貌在变化,医疗条件在改变,但他坚守的医者仁心从未改变,他就是漫山红
广阳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560公里建成主城区至周边镇(街道办事处)半小时交通圈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王满凤 河北日报记者孟宪峰)近日,廊坊市广阳区被授予“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2021年以来,广阳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美丽农
11月23日,平泉市与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举行100MW光伏+储能发电及配套产业项目签约仪式。市委书记王贺民出席活动并致辞。市长何会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瑛楠,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继安出席活动。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及市
2019年6月3日,奇瑞控股集团旗下途居露营与安徽新华教育图书发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皖新传媒”)达成战略合作,并在皖新传媒总部举行了签约仪式。双方未来将开展安徽省内中、小学生的户外研学教育活动,开发专项研学课程,共同打造一流研学教育基地。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当前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能源汽车是大的趋势,但传统能源汽车退出市场并非一蹴而就,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中,传统能源汽车依旧是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国际对比出发,结合产业发展趋势探寻汽车产业未来看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