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6 14:19:27 | 浏览:2247
当数字技术融入乡村生活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样本解析
数字世界扑面而来,发展蝶变就在瞬间。
去年,中央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公布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邢台市南和区名列其中。
数字乡村建设没有既定模式,先行者的探索,将提供借鉴参考。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抢抓数字时代新机遇,深挖“三农”发展新动能,不断培育壮大农业农村数字经济,数字乡村正逐渐融入乡村生活的每个场景,也改变着老百姓的点点滴滴。
“黑科技”助力,智慧农业显身手
在南和区的智能温室大棚内,农民正在采摘西红柿。 通讯员 赵哲摄
日前,走进南和农业嘉年华智能玻璃温室大棚,没有裸露的黄土地,没有潮热的空气,一排排管道整齐地垂直排列,管道上缠绕着油绿的藤蔓,琳琅满目的蔬菜品种、现代化的种植方式让人大开眼界。
“这里的蔬菜从播种、出苗到定植,再到成熟采摘,一直在营养液里,全部实现无土栽培。”南和农业嘉年华营销部副总经理司跃腾告诉记者,温室大棚内蔬菜的营养液供应形成一个循环系统,由中控室统一调控,每天按时按量提供蔬菜所需的营养成分。大棚内还布满了各种监测设施和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等各项数据。
技术不仅带来了方便,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益。在“互联网+”理念的加持下,大棚内采用智能水源净化处理系统、数字联动系统、环境监控系统等智慧化管理体系,种植出的水培蔬菜,不仅免去了翻地、浇水、施肥、打药等工序,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强度,还不用担心有农药残留、二次污染等问题。生长环境改善后,蔬菜的产量增加了,病虫害少了,品质也提升了。
这正是南和区大力发展数字农业,着力建设数字乡村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南和区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将自动滴灌、远程数据采集、智能电力温控等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推动农业种植现代化、智能化发展。
南和区是国家优质小麦产区。依托金沙河面业集团,打造3万亩优质强筋小麦种植基地,全面应用植保无人机、可移动式喷灌设备等现代化农业科技,对农作物进行精细化管理。
农业生产效益也因规模化、科学化种植,令传统农业难以望其项背。相比普通农户户均3至5亩的耕种效率,在优质强筋小麦种植基地,农民人均管理426亩土地,最大管理面积达951亩,大幅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举个简单的例子,农田施肥农户一天最多喷5亩,我们一个人能喷2000亩。”该基地相关负责人说,“按以前的种植方式,收秋、种麦,没一个月根本干不完,而现在最多10天就全结束了。”
同时,南和区还组织研发手机APP“农事宝”,所有物资采购、生产成本、销售收入等信息均可在线查询、实时共享,农作物管理更加智能化、科技化。
数字网络连产销,提升农副产品流通效率
在南和区的智能温室大棚内,农民正在采摘西红柿。 通讯员 赵哲摄
南和区是远近闻名的“中国宠物食品之乡”,全区有44家规模宠物食品企业,年产干粮80万吨,产销量行业占比达60%。
“80后”青年马立辉是南和区贾宋镇田庄村村民。2013年,在外闯荡的马立辉看好“互联网+”的发展前景,萌生了通过电商销售家乡宠粮的念头,决定返乡创办自己的宠物食品网店。
网店创办之初,从产品提货到发送物流,只有他一个人,每天的营业额仅有几百元。为了提高网上订单销量,他开始学习网店培训课程,经过多方寻求帮助,逐渐摸索出自己的创业经营之路。2018年,他又入驻天猫,创办了马哥宠物食品专营店。
如今,马立辉的马哥宠物食品专营店月销售额可达60多万元,他也成了村民眼里名副其实的“电商宠粮”大王。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周边村民有120余人从事电商销售工作。
站在数字化浪潮的风口,田庄村一跃成为“网红村”。马立辉告诉记者,目前他正跟阿里巴巴南和产地仓洽谈沟通,等将来入驻以后,即可打通物流配送渠道,构建起城乡高效配送网络,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流通效率。
马立辉提到的阿里巴巴南和产地仓是南和区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建设数字乡村示范项目中的重要板块。2020年,南和区与阿里巴巴集团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省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积极打造“一平台、三板块”综合电商服务体系。
阿里巴巴南和产地仓相关负责人介绍,阿里巴巴南和产地仓是阿里巴巴集团在全国设立的首个数字乡村产地仓,整合宠物企业、物流快递等各方优势资源,通过集约化的管理和专业化的运营,降低仓运成本,提升订单效率和入仓企业的产品附加值,全面运营后订单处理能力可达每日10万单,加快促进南和宠物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发展。
数字乡村,离不开电商赋能。南和区在全区218个行政村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有持续运营能力”的标准,所有行政村全部建成益农信息社。大力推广“电商+企业+贫困户”、直播带货等营销模式,对南和金米、金沙河挂面、南和宠物食品等农副产品进行推介,提升品牌效应。
“互联网+”赋能,乡村治理更加智慧有效
在南和区的智能温室大棚内,农民正在对无土栽培的蔬菜进行管护。 通讯员 赵哲摄
“您好,我打算开一个服装店,办理营业执照需要准备什么手续呢?”日前,在南和区郝桥镇东薛屯村,村民薛飞翔通过设在村委会的智慧党建可视化系统终端,向镇政府服务大厅工作人员“面对面”咨询。
通过摄像头,郝桥镇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向薛飞翔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在得知办理营业执照需要准备的具体材料后,薛飞翔满意地点点头:“装了摄像头方便多了,不用再多跑腿去了解政策,遇到问题就在这里跟‘摄像头’通话咨询就行了。”
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南和区建成的智慧党建可视化系统,可实现声画点对点的实时传播,具有教育培训、在线指导、可视监督、视频会议等多项功能。
南和区郝桥镇党委书记齐金勇告诉记者,镇政府服务大厅会派专人24小时负责接听视频,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对各村基本情况和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及相关诉求逐一进行记录,能解决的当场办理;一时不能解决的,向群众解释说明,并创造条件尽快予以妥善处置。
在郝桥镇服务大厅监控显示器上,30个村便民服务站情况一览无余,哪个村人员有情况冲着摄像头招手,工作人员就将画面切换到该村,通过手机客户端,与该村人员进行通话,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数据赋能,精准服务。近年来,南和区将“互联网+党建”嵌入乡村治理,推动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畅通社情民意,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下放审批服务和延伸受理环节事项75项,增加公共服务事项34项,提高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提高群众办事便捷程度。
初春午后,阳光正好。南和区郝桥镇吴村的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家家户户窗明几净,一座座美丽庭院散发着幸福的气息。
“以前家禽满地跑,到处是垃圾,现在垃圾可日产日清,村庄就像一个大花园!”郝桥镇吴村的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称赞。
为进一步提升乡镇环境卫生质量,南和区创新“互联网+环卫”精细化管理新模式,建设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为垃圾清运车安装GPS和视频监控,通过一体化调度平台对车辆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垃圾处理场及转运站设置自动计量和监控设备,实现垃圾及时清运、实时调度。
借力互联网,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一个个数字治理应用出现在南和。 (河北日报记者 郝东伟)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由上海发布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联合制作的《2021对话区委书记》系列节目正在播出中,本期的访谈嘉宾是嘉定区委书记陆方舟。作为嘉定的核心产业,汽车产业将如何发展?数字化转型又有哪些规划?
(生气+延年+生气)生气:读的开心,有贵人帮忙。延年:懂得学习方法,不会胡乱读书。学业方面不利的磁场:天医、六煞、绝命,天医代表感情,会谈恋爱而影响学业。六煞代表烂桃花,会乱情乱事。无心读书。绝命不懂读书技巧,只会死读,无效果!(1)学业方
“现在路通了、灯亮了,我们村的景色也打造的越来越美了,周末来游玩的人多得很。”“村里条件改善了,我儿子也不出去打工了,在家养牛、养鸡、种茯苓,日子越过越好了……”4月26日,走进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雪峰街道金山村,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点赞
这条路有点牛关注!关注!关注!近期我区前红路上了《中国公路》《四川交通运输》杂志的刊面真的很厉害!四川交通运输杂志中国公路杂志上了这么有份量的杂志其实是一种认可那到底发生了什么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以前道路坑洼不平,雨天出门少不了一身泥;升级
泽州探路:乡镇道路城市化管理如何兼容? 2018年 5月8日,泽州县人民政府下发了一个通告,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这则通告的主要内容是:泽州县将对南村镇、金村镇、巴公镇实行城市化交通管理。 “对乡镇道路实施城市化交通管理,行吗?”有人提出异
为什么要学习PHP?这个问题可能困扰着很多PHP初学者和爱好者,可能最实在的理由就是----PHP相关工作岗位很多。在“见到” PHP的第一面并不会感觉到此物有多么惊艳和神奇,但经历了漫长的学习和接触之后,你会发现它是如此的让人神往和愉悦。
“花梨”一词在清朝和清朝的《西洋朝贡典录》中就有记载。清代大量采用了新品种的花梨木,为了将其与过去的品种区分开来,称为“黄花梨”。 在明清两代鼎盛之时,黄花梨价值连城。据古籍记载,明朝一张黄花梨子的价值是十二两银子,那时候一个丫环的价值,连
今年8月底,海口一村庙的黄花梨八仙桌被盗,八仙桌重达百斤,有上百年历史,价值36万元。一周后,迫于法律和舆论压力,嫌疑人将已经拆分的八仙桌送了回去。后来,警方成功将两名盗窃八仙桌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到案。这起案件一度轰动一时。如今,海口琼山区红
黄花梨还要看它的品质以及它的来源,具体的雕刻程度等综合价值来看,网上经常看到这样的话“黄金换木头”,这件事在网上发生过,确实发生过。是在07年的时候,有一家红木公司推出一个活动,你家里面只要有海南黄花梨做的木头,无论是啥,无论做成了什么,1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2月22日消息(记者 李波)12月21日,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墨桥村委会西湖村村民黎先生反映,一张锁在宗祠里黄花梨桌不见了,其称该桌为祖传之物,估价不菲。经村民报警,辖区红旗派出所已受理该案,展开调查。黎先生